12月13~15日 全市將有一次 寒潮大風、低溫雨雪冰凍天氣過程 降溫幅度8℃以上 最低氣溫將下降到0℃以下
天氣越來越冷 電、氣、煤成了過冬必備 但如果操作不慎 極易引發火災事故 使用這些取暖工具 需要注意什么細節呢 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泛指公眾在日常生活中發生的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區別于生產場所發生的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哪些場所容易發生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 一、家庭 根據近五年全國監測數據統計,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發生場所主要為家庭,約占全部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95.8%。主要危險因素包括: 1. 在通風不良的環境中使用煤爐、炭火、土炕、火墻等取暖方式。 2. 燃氣、煤氣熱水器使用、安裝不當或質量不合格。 3. 煤氣灶或煤氣管道發生氣體泄露等。 二、其他場所 其他場所中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主要危險因素包括: 1. 集體食堂、餐館、賓館等飲食住宿服務單位取暖爐具、燃氣、煤氣設備及通風裝置使用、安裝或維護不當。 2. 狹小密閉車庫或地下室內使用小型油、汽發電機。 3. 汽車尾氣排放、長期處于密閉的空調車內等。
中毒高發期和高發地區 非職業性一氧化碳呈明顯的季節性高發特點。中毒的高發季節為冬春季,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為事件的高發月份,12月至次年1月達到高峰,次年4月明顯回落,5-10月份僅有散在病例發生。季節性分布特點與我國北方冬春取暖季節基本一致。 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高發地區主要分布在我國東北、華北、華中和華東等部分省份。
怎樣預防? 一、煤爐、炭火等取暖設備 1.在寒冷季節如有條件盡量選擇集中供暖。 2.室內使用煤爐、炭火等取暖設備時,煤炭要燒盡,不要悶蓋;要經常門窗通風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3.煤爐要安裝煙筒,煙筒接口處要順茬接牢(煙筒粗的一頭朝向煤爐),嚴防漏氣;煙筒口最好開在下風向,伸出室外的煙筒,最好加裝遮風板或拐脖,防止大風將煤氣吹回屋內;屋內務必安裝風斗,風斗最好安裝在門窗的上方。 4.正確安裝使用煤爐、炭火等取暖設備,定期檢查爐具,維護和清掃煙筒、風斗,保持煙筒、風斗暢通。 5.煤爐、炭火等取暖設備應遠離易燃、易爆、易揮發的有毒物質,不要直接放在臥室;如條件允許,晚上睡覺前最好將爐具搬到屋外。 6.在低氣壓、相對濕度較大的雨雪冰雹天氣等氣象條件下,盡量不要使用煤爐、炭火等取暖設備;家中吃火鍋時,最好不要使用煤、炭火鍋,如果使用,最好放在通風的大廳或保持門窗適時打開通風。 7.家中使用煤爐、炭火等取暖設備時,最好安裝一氧化碳探測器,并定期檢查維護,以確保探測器正常運行。 二、燃氣、煤氣熱水器 1.購買燃氣、煤氣熱水器時,需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質量合格的熱水器;須請專業人員安裝,經檢測合格后方能使用。 2.使用燃氣、煤氣熱水器時,要保持良好的通風狀態,洗浴時間切勿過長,使用完要檢查熱水器是否完全關閉。 3.定期對燃氣、煤氣熱水器減壓閥和皮管進行檢修,如發現有破損、銹蝕、漏氣等問題時應及時更換。 4.家中使用燃氣、煤氣熱水器時,最好安裝一氧化碳探測器,并定期檢查維護,以確保探測器正常運行。 三、燃氣、煤氣灶具及管道 1.購買燃氣、煤氣灶具時,需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質量合格的熱水器;須請專業人員安裝,經檢測合格后方能使用。不要私自更改燃氣、煤氣管道設施。 2.使用燃氣、煤氣灶具時,切記人勿遠離,嚴防溢鍋將灶火澆滅,導致燃氣、煤氣溢出,使用完要檢查灶具是否完全關閉。 3.定期對燃氣、煤氣灶具的氣罐、減壓閥、皮管以及燃氣、煤氣管道進行檢修,如發現有老化、破損、銹蝕、漏氣、或關閉不嚴等問題時,應及時更換和維修。 4.家中使用燃氣、煤氣灶具時,最好安裝一氧化碳探測器,并定期檢查維護,以確保探測器正常運行。 四、小型油、汽發電機 不要在室內、車庫、地下室等場所使用小型油、汽發電機,要在室外使用并遠離門窗、通風和排氣裝置。 五、汽車 1.車輛停放在車庫、地下室時,不要讓汽車引擎持續運轉;車在停駛時,不要長時間開著空調,也不要躺在門窗緊閉、開著空調的汽車內睡覺。 2.定期檢測汽車的排氣系統,防止排氣系統一氧化碳泄漏。 中毒緊急處理原則 一、切斷一氧化碳來源 1.首先立即開窗通風使空氣對流,迅速關閉煤氣/燃氣灶具、熱水器閥門、管道煤氣、熄滅炭火等設施設備。 2.避免使用打火機等容易產生火星的物品。 二、迅速脫離中毒環境 1.迅速將患者脫離中毒現場,轉移至空氣新鮮、通風良好處。 2.解開中毒者的領扣、保持呼吸道通暢;同時要注意保暖,防止并發癥發生。 3.患者應保持安靜休息,避免活動加重氧的消耗,有條件的盡快讓患者吸氧。 4.對于中重度病人,在進行現場急救的同時,應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盡早送往有高壓氧艙的醫院進行高壓氧艙治療。
5.對于出現呼吸及心跳停止的危重患者,應立即給予人工呼吸和心臟按壓,同時迅速轉入醫院進行搶救治療。 |
1、凡本網注明“來源:益陽在線”或在視頻窗口中有“益陽在線LOGO”標識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益陽新媒體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本公司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按雙方協議注明作品來源。違反上述聲明者,益陽新媒體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益陽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4、本網站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看法,與本網站立場無關,文責作者自負。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聯系的,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0737-4223659
手機訪問本頁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相關分類
- • 益陽最新聞
- • 聚焦益陽
- • 區縣新聞
- • 公示公告
- • 市委書記-瞿海
- • 市長-張值恒
- • 益陽畫報
- • 通訊員園地
- • 眾志成城,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 • 聞“汛”而動 全力以赴——2020益陽市防汛新聞專題